导航:清明节气 | 清明节的由来 | 清明习俗 | 清明时间表 | 清明扫墓 | 清明诗词 | 清明三候 | 清明花信风 | 清明农事 | 清明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第5个节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还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4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
清明的时间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具体几月几日及时间见下方清明时间表,太阳到达黄经15°的位置为清明,《岁时百问》对清明有着生动的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清明的解释为:“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气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原本为我国古代农业气象用词。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承载着寒食、扫墓与踏青的功能,随着时间流逝,清明与寒食节合为一天,才有了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并纪念先祖的习俗。清明也是成都都江堰的放水节祭祀大典,以祭拜李冰父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正是描述清明节的情景,
清明是仲春、暮春交际的节气,清明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空气洁净又清明,更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清明节更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统节日”。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清明在冬至后第108天,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 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
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 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纸鸢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
清明有插柳的习俗,插柳的风俗据传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
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清明节扫墓,抒发对祖先的“思时之敬”,习俗由来已久。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坟茔是与丧葬礼俗有关的节俗。据载,古代“墓而不坟”,就是说只打墓坑,不筑坟丘,所以祭扫就不见于载籍。
后来墓而且坟,祭扫之俗便有了依托。秦汉时代,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
《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就中国人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来看,严延年的举动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后世把上古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风大盛。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将墓园打扫干净。其次是祭祀,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地得到山川的灵气。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并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
清明习俗 123.5ikfc.com/24jieqi/qingming.html#custom
清明节气时间表
2020年-2050年清明节气时间表 | |
2020年清明时间 | 2020-04-04 15:38:10 |
2021年清明时间 | 2021-04-04 21:35:06 |
2022年清明时间 | 2022-04-05 03:20:15 |
2023年清明时间 | 2023-04-05 09:13:04 |
2024年清明时间 | 2024-04-04 15:02:18 |
2025年清明时间 | 2025-04-04 20:48:34 |
2026年清明时间 | 2026-04-05 02:39:59 |
2027年清明时间 | 2027-04-05 08:17:29 |
2028年清明时间 | 2028-04-04 14:03:05 |
2029年清明时间 | 2029-04-04 19:58:22 |
2030年清明时间 | 2030-04-05 01:41:00 |
2031年清明时间 | 2031-04-05 07:28:22 |
2032年清明时间 | 2032-04-04 13:17:36 |
2033年清明时间 | 2033-04-04 19:08:08 |
2034年清明时间 | 2034-04-05 01:06:15 |
2035年清明时间 | 2035-04-05 06:53:52 |
2036年清明时间 | 2036-04-04 12:46:17 |
2037年清明时间 | 2037-04-04 18:44:03 |
2038年清明时间 | 2038-04-05 00:29:30 |
2039年清明时间 | 2039-04-05 06:15:49 |
2040年清明时间 | 2040-04-04 12:05:33 |
2041年清明时间 | 2041-04-04 17:52:38 |
2042年清明时间 | 2042-04-04 23:40:42 |
2043年清明时间 | 2043-04-05 05:20:20 |
2044年清明时间 | 2044-04-04 11:03:08 |
2045年清明时间 | 2045-04-04 16:57:22 |
2046年清明时间 | 2046-04-04 22:45:03 |
2047年清明时间 | 2047-04-05 04:32:49 |
2048年清明时间 | 2048-04-04 10:25:24 |
2049年清明时间 | 2049-04-04 16:14:32 |
2050年清明时间 | 2050-04-04 22:03:22 |
清明节气相关诗词
《清明》【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妄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国烟散入五候家。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郊行即事》【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清江引 清明出游》【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闾门即事》【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
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清明》【宋】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相关谚语: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前后一场雨,强如秀才中了举。
雨下清明前,谷雨雨不干;雨下清明后,干到立夏头。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晒得杨柳枯,十只粪缸九只浮。
清明无雨少黄梅。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清明蛾子谷雨蚕。(山东谚语)
清明鱼开口,白露鱼闭嘴。
霜降配羊,清明分娩。
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昨天寒食节。
清明谷雨两逢,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节相关诗句及谚语 123.5ikfc.com/24jieqi/qingming.html#poetry
清明三候
在中国人们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又分为三候,一候约五天。
清明节气三候为: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牡丹华;三候,虹始见。
清明初候:桐始华
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春来万物复苏,到清明时节,阳气更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
在古人心中,白桐花开的日子稍微迟一些,恰好又在清明之时,所以才以此作为清明节到来的标志。清明,行走在大自然中,看各种各样的花慢慢地凋谢,一地芳华,瞬间美好即成泥,不觉使人感伤。
然而,在另一坡道上,忽见一农家小院里有棵高大的白桐树挺立在稀白的云天下,兀自开了满树的紫白的小铃铛一样的花,香满原野,给人惊喜,使人震撼!这就是花开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动人之处,难怪,古人对此花情有独钟。
清明二候:田鼠化为鹌
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
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可见,春日里的草长莺飞之景象,是顺应了大自然的变化。
清明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
在风光明媚的春季,有了雨水的洗涤,有了繁茂的植物绿叶对裸土的封遮和对粉尘的吸收,美丽的彩虹才可能出现在雨后的天空。
清明节气的气候特征
时至清明,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北方大部气温回升快,许多地区4月份的平均气温已经达到10℃~15℃。降水稀少,干燥多风,是一年中沙尘天气多的时段。但这时的北方容易干旱少雨,华北、西北易发生春旱。
“清明时节雨纷纷”指的是江南的气候特色。4月江南地区常常时阴时晴,雨日大多数在16天左右,充沛的降水可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此时华南的气温已经达到15℃以上,雨量也继续增多,此时作物生长不能忽视雨水过多导致的湿渍和寡照的危害。
华南气候温暖,春意正浓。但在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所以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暖尾冷头。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对江南春雨的写照。但是就一些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特别是华南西部常处于春旱时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带的一半;华南东部虽然春雨较多,但4 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过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敷农业生产之需还须靠年前蓄水补充。此外,5-6月是一年之中冰雹最多的月份,应当加强对雹灾的防御。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北方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各地的玉米、高粱、棉花也将要播种。“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清明节气花信风
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桐花
清明节气第一候花信风桐花,即泡桐花。
泡桐春天开花,紫、白两色,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宴乐游春、祭祖追思等文化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内涵。
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但同时盈虚有数、由盛转衰,桐花因此而成为两种悖反意趣的承载。
麦花
清明节气第二候花信风是麦花,
此时,冬麦类植物开花。“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正是这一时节的景象。
小麦的花是雌雄同株,自花授粉,也可异花授粉。麦花长得很小,几乎让人忽略了它的存在;而且它开花时间很短,只开5-30分钟就凋谢。
柳花
清明节气第三候花信风为柳花。
柳花为柳树的花,花期为3-4月。
花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
清明节气的农事活动
清明位于春分后15天左右,清明过后,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此时在春分节气后基础上白昼时间逐渐加长,而黑夜时间逐渐缩短。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的农谚。
可见,清明也是反映植物生长与气候关系的一个重要农事节令。
清明时节,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清明时节,麦长三节”,黄淮地区以南的小麦即将孕穗,油菜已经盛花,东北和西北地区小麦也进入拔节期。
此时,应抓紧搞好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
北方的旱作、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要抓紧时机抢晴早播。
“梨花风起正清明”,这时多种果树进入花期,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座果率。
华南早稻栽插扫尾,耘田施肥应及时进行。
各地的玉米、高梁、棉花也将要播种。
“明前茶,两片芽”,茶树新芽抽长正旺,要注意防治病虫;名茶产区已陆续开采,应严格科学采制,确保产量和品质。
这时冷空气仍有一定势力,天气冷暖多变,应注意防御低温和晚霜冻天气对小麦、水稻秧苗和开花果树以及其他春播作物造成危害。
作物肥水好 秋后丰收产量高
清明时节,北方旱作和江南早中稻进入大批播种季。这一时节,小麦生长进入最旺盛的时候,应注意水量的调节,防止水分过大引起落花。同时要特别注意做好作物田间的清沟排水,防止或减轻涝渍灾害。
对于果树种植区来说,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果树已进入开花坐果期,根据果树的年龄的大小适当进行疏花、疏果,要注意搞好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为了保证果树的丰收,坐果期更要注意果树的追肥和浇水。
注意抓住“冷尾暖头”天气
清明前后,仍然时有冷空气入侵,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作物、林、果等生长危害很大。
此时雨水较多,应做好农田清沟排水、中耕除草,预防湿害烂根。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以上低于12℃,会造成中稻烂秧和早稻死苗。因此,水稻播种、栽插要避开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力争一播全苗。
在西北高原,牲畜经严冬和草料不足的影响,抵抗力弱,此时需要严防开春后的强降温天气对老弱幼畜的危害。
清明节气话养生
防止病从口入
清明时节,气候逐渐转暖,清洁明净的春季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到处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此时人们筋骨舒展,五脏六腑润濡,因此宜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踏青、郊游等,而且宜加大运动量。
清明过后雨水增多,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而晴雨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患上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脑膜炎等)的多发季节,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防止“病从口入”。
忌食“发物”
清明时节是多种慢性疾病(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易复发之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
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讲就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同时,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
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养肺的食品,如荠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脏、通血脉;山药,健脾补肺;淡菜,益阴,利肝。
户外踏青
此时节的中后期多半是清静明朗的气候,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的到来而多到户外运动,如晨运、登山,古人谓之“踏青”(即郊外运动)也是指在这段时间进行的,且宜加大运动量。
养生食物
按传统中医养生理论,肝属木,木生火,火为心,而心火在此节气中会过于旺盛,所以这一段时间是高血压的易发期。高血压患者对此要高度重视,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锻炼方式,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肥胖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相应增加钾的摄入。
这一节气宜服用的养生汤品菜肴有红萝卜、竹蔗水、枸杞猪肝粥、胡椒煲猪肚、川芎白芷炖鱼头、韭菜滚狗肚鱼、鲜土茯苓煲猪展、咸菜滚黄沙蚬、猫爪草煲猪瘦肉、桑椹薏米炖白鸽等。
清明节的由来
关于清明节的由来还有一个相传已久的历史典故。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
晋文公便派人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
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
但由于清明距离寒食节很近,人们常常把扫墓延至清明,唐朝时规定清明为正式节日,直到宋元时期,清明节取代寒食节并吸收寒食节的习俗,成为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踏青娱乐为辅的传统节日。
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123.5ikfc.com/24jieqi/qingm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