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至,二十四节气的第2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时太阳位于黄经270°以后,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时间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导航:节气冬至 | 冬至时间表 | 冬至吃什么? | 冬至三候 | 冬至诗词 | 冬至养生 | 立冬与冬至 | 数九歌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节气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第二十二个节气,民间历来都很重视冬至节气,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大如年的冬至节日,初名“日短”,周人占卜记录中称“至日”,往后还有“日至”、“日南至”、“日短至”,“一阳生”、“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小岁”等等各种名称。

冬至节气到来,太阳位于黄经270°,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就会一天天变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可见冬至又代表着一年之末,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于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农历十一月又称为“建子之月”。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冬至,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先民就已经通过观察太阳测出了冬至。冬至不仅是自然农节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冬至日北方有吃水饺习俗,南方有吃汤圆的风俗。

民间习惯自冬至节气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

冬至与数九

《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歌也叫九九歌,一共九九八十一天,俗曰:一九二九怕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开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数九”就是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

因为“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数九”习俗起源于何时,现在还没有确切的资料。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 “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

过了九个“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到了“九九艳阳天”,也就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

冬至与数九 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jiujiuge

冬至的由来

冬至,起源于周朝,正式成为一个节日是在汉代,一直延续至今,足有2000多年的历史。 

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前一日为岁终,《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饥饿死亡。秦沿其制,以冬至为岁首,汉代以冬至为“冬节”,称为“日至”,官场要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并且放假休息,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节气时间表

冬至节气一般是几月几日?冬至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下面给出2020年至2050年冬至节气的具体时间表。

2020年至2050年冬至时间表
2020年冬至节气时间2020-12-21 18:02:20
2021年冬至节气时间2021-12-21 23:59:18
2022年冬至节气时间2022-12-22 05:48:13
2023年冬至节气时间2023-12-22 11:27:22
2024年冬至节气时间2024-12-21 17:20:34
2025年冬至节气时间2025-12-21 23:03:05
2026年冬至节气时间2026-12-22 04:50:14
2027年冬至节气时间2027-12-22 10:42:10
2028年冬至节气时间2028-12-21 16:19:40
2029年冬至节气时间2029-12-21 22:14:06
2030年冬至节气时间2030-12-22 04:09:38
2031年冬至节气时间2031-12-22 09:55:34
2032年冬至节气时间2032-12-21 15:55:57
2033年冬至节气时间2033-12-21 21:46:00
2034年冬至节气时间2034-12-22 03:34:01
2035年冬至节气时间2035-12-22 09:30:53
2036年冬至节气时间2036-12-21 15:12:54
2037年冬至节气时间2037-12-21 21:07:46
2038年冬至节气时间2038-12-22 03:02:21
2039年冬至节气时间2039-12-22 08:40:38
2040年冬至节气时间2040-12-21 14:32:53
2041年冬至节气时间2041-12-21 20:18:23
2042年冬至节气时间2042-12-22 02:04:07
2043年冬至节气时间2043-12-22 08:01:18
2044年冬至节气时间2044-12-21 13:43:40
2045年冬至节气时间2045-12-21 19:35:13
2046年冬至节气时间2046-12-22 01:28:36
2047年冬至节气时间2047-12-22 07:07:22
2048年冬至节气时间2048-12-21 13:02:24
2049年冬至节气时间2049-12-21 18:52:20
2050年冬至节气时间2050-12-22 00:38:54

冬至节气时间表 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shijian

冬至吃什么?吃饺子

冬至日吃什么?冬至吃水饺

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在中国北方,民间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在南方则流行吃汤圆。也有一些地方,人们在冬至日会喝羊肉汤,不仅能驱除寒冷,同时也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相传,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吃饺子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

在东汉末年,伤寒病流行,有很多人都病死了。冬至那天,张仲景正好从长沙告老还乡。

回到家乡之后,看到很多贫穷的百姓饥寒交迫,饱受折磨。寒冷使他们的耳朵都冻烂了。他看到眼里,心里十分难受。

虽然张仲景十分忙,但是心里仍然记挂着那些老百姓,所以他就仿照了在长沙时候的办法,在一片空地上,架起了大锅,从冬至那天开始就为穷人看病。

他为病人煮“祛寒娇耳汤”。把辣椒,羊肉等一些对驱寒有作用的材料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裹,下锅煮熟之后,分给病人吃。人们吃了这个“祛寒娇耳汤”,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都暖和了。吃了一段时间之后,烂耳朵竟然都好了。

张仲景是在冬至这一天开始施舍袪寒胶耳汤的,又因为“胶耳”与“饺儿”谐音,所以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冬至这一天包饺子吃,一直传承到今天。

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北方的朋友也流传着冬至不吃饺掉耳朵的说法。

冬至吃什么?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jiaozi

冬至节的风俗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南方冬至吃汤圆、馄饨

除了吃水饺,较为普遍的还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吃赤豆糯米饭是来自民间故事, 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 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用来趋避疫鬼, 祛病防灾。

北方冬至吃饺子、羊肉

然而在北方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山东滕州羊肉汤: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现山东滕州一带,节前会给长辈送羊肉等礼品,数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汤,图个好兆头。

合肥吃冬至面:有一句谚语叫做“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就是说过了冬至,就会夜短日长了。在滴水成冰的严冬,吃一碗热腾腾的鸡蛋挂面,才算是过了一个冬至。

台州擂圆:吃“冬至圆”(擂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宁波番薯汤果:在宁波,番薯汤果是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汤果,跟汤团类似,但个头要小得多,而且里面没有馅。汤果也被叫做圆子,取其“团圆”、“圆满”之意。老宁波也有“吃了汤果大一岁”的说法。宁波人在做番薯汤果时,习惯加酒酿。在宁波话中,酒酿也叫“浆板”,“浆”又跟宁波话“涨”同音,取其“财运高涨”、“福气高涨”的好彩头。

嘉兴桂圆烧蛋:至今,嘉兴仍然传承冬至吃“桂圆烧蛋”的习俗,老人们说因为一年中冬至夜晚最长,不吃的话会冻一晚上,半夜还会肚子饿。

苏州酿酒: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潮汕的汤圆: 潮汕的人们吃了冬节圆后,还要在家宅的门、窗、桌、橱、梯、床等显眼处粘附两粒冬节圆,甚至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

冬至时节各地风俗美食各不同,但要注意饮食多样,合理搭配,多吃些新鲜绿叶蔬菜,适当选用高钙食品,不要暴饮暴食,饮酒要适量。

冬至节气三候、气候

一年有24节气,一个节气约15天,分为三候,一候约5天,冬至节气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淮南子·天文训》:“冬至之日蚯蚓结,又五日麋角解,又五日水泉动。”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节气

冬至初候,【蚯蚓结】

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蚯蚓,阴曲阳伸之物,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冬至二候,【麋角解】

麋,形大泽兽也,属阴,角支向后,与水牛一同。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解。解,角退落也。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角解矣,是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也。

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冬至三候,【水泉动】

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三候 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sanhou

冬至后的气候特征

冬至前后,北半球获得辐射最少,但夏半年地面积蓄的热量尚未散尽,故这时温度还不是最低的时候。

冬至后虽日照逐渐增多,但地表热量收支仍然是入不敷出,所以气温在一段时期内仍继续下降。冬至日我国大部地区将进入隆冬时期,常遭强冷空气,甚至寒潮袭击。

大部分地区最冷的时期都是在1月份,故民间有“不过冬至不冷”之说。

冬至时节,江淮之间到大巴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平均气温已降到0℃以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严寒季节。

民间把冬至过后的日子称做“数九寒天”,不同的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的反映本地冬至后,天气由冷到最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及物候现象的“九九歌”。

冬至节气相关诗词

对中国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大节日,文人墨客对冬至的抒发数不胜数,唐代杜甫的《冬至》诗:“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勾起了对所处困境的同情。而他的另一首《小至》诗:“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则看到了充满希望的春天。

冬至之后,白天渐长,古人认为是阳气初动,借用曹植的话来说,就是“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故冬至又称一阳生、阳生或一阳节。杨万里过冬至就说是过“一阳生”。

《至后睡觉》【宋】杨万里

匆匆又过一阳生,睡恰浓时梦忽惊。

帘幕深沉人四寂,阶除点滴雨三更。

灯摇芒角开成晕,风吸窗棂过后声。

不是寒鸡寒似我,如何不肯唤天明。

自古至今,冬至的别名,尤为多。一名日南至或南至,因为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了一年的最南端,古人称“冬至之日,日南极”。陆游有一首《辛酉冬至》,开头就写“今日日南至”,并表示自己家贫,这个节日就简简单单过了吧。

《辛酉冬至》【宋】陆游

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

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

二十四节气冬至相有诗词

《小至》【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冬至日赠安节》【宋】苏轼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当时事父兄,上寿拜脱膝。

十年阅凋谢,白发催衰疾。瞻前惟兄三,顾后子由一。

近者隔涛江,远者天一壁。今朝复何幸,见此万里侄。

忆汝总角时,啼笑为梨栗。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

诸孙行复尔,世事何时毕。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

《邯郸冬至夜》【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节相关诗词 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poetry

更多冬至有关的诗句:

平生少年时,嬉游爱冬至。——郑胤骥

浊酒醒来闻吉语,晴过冬至兆丰穰。——仇远

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陆游

去年冬至投僧寺,今岁阳生宿店家。——刘克庄

冬至之日无酒钱,醒笑先生高阁眠。——沈周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冬至夜怀湘灵》

小臣曾读三王纪,冬至由来始祭天。——边贡

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杨凝式

起从冬至易玄均,玄意欲取臣承君。——魏了翁

冬至子时阳已生,道随阳长物将萌。——庞籍

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白玉蟾

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晁补之

我生几冬至,少小如昨日。——苏轼

海角沙场过冬至,未如今日最伤情。——晁说之

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白居易

冬至四十六,三阳生此辰。——苏颂

冬至寒食一百五,中有一转平实语。——释普宁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张耒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

晴明冬至,吉无不利。——释梵琮

诗人笔下的冬至 ,与其说是写诗 ,不如说是在言情。冬至读诗,读与之相关的诗,伴着饺子馅儿的香浓一并吃下肚,细细咀嚼,甚是美妙。

冬至节气的谚语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节气话养生

中医认为,冬至养生应以“养藏”为原则。

《黄帝内经》曰:“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就是说随着冬季的到来,气候寒冷,草木凋零,蛰虫伏藏,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季节也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

人们应当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同时,要注意避寒就温,锻炼身体要动静结合,能够微微出汗正好,如果出汗太多会造成汗多泄气,导致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冬在五脏应肾,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在这个进补的最佳时期,遵循“秋冬养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应少食生冷,一般人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热。

多饮豆浆,多吃新鲜蔬菜以及一些富含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以抵御冬天的严寒,补充元气。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辨,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

故“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不仅可以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还可适当吃一些青菜,因为青菜中维生素含量较丰富。但要注意需经常调换青菜品种,合理搭配,补充人体维生素需要。

多用温补少食寒凉

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之说。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充分说明在这一天前后进补最为适宜。俗话说 :“药补不如食补。”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

在饮食调养方面,营养专家建议,人们尤其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类、脂肪、盐分含量高的食物。冬至时节的饮食还宜多样化,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适当地选用高钙食品,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

防寒保暖动中求静

有了食物温补方法,也不要忽略日常起居需要注意的细节。在养生学上冬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从中医阴阳理论说,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转衰,阳气开始萌芽的时候,阴阳转化,在运动中构成了自然界与人体的平衡与和谐,养生也要顺应此规律。

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人们应当加强对身体的保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冬藏”,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此时阴寒之气隆盛,大家要多着衣、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如果外出,应特别注意头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发生冻疮。天气寒冷时,最好还要戴上暖帽、口罩、手套避免寒气的侵入。

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冬至节气养生重点

一:冬季养生要藏阳气,重点在“躲”。躲暴饮暴食、躲寒凉、躲是非等。

二:冬至补阳,太阳是天下第一大补品!要晒后背䃼阳气。

三:冬至养生饮食不可过咸,咸伤肾。

立冬节气与冬至节气

很多朋友弄不清冬至立冬的区别,因为冬至在字面上好像是冬天到了的意思。

立冬和冬至之间的区别分别在时间,气候,习俗方面。

虽然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节气,但是立冬表示冬天到了,立冬节气的时间为每年11月7日-8日,而冬至实则表示冬季快要终了了,冬至节气的时间为每年12月21日-23日左右。

换句话说,立冬在冬至前面,冬至在立冬后面,立冬和冬至之间还有小雪大雪两个节气。

立冬: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立”字在这里是开始的意思,也是天气由凉转冷的转折点。

冬至:冬季的第四个节气,代表冬天的极致,“至”字在这里是极致的意思,这时的天气将变得非常寒冷。

在天文上,冬至是太阳到达黄经270度,立冬是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冬至的第二天就将向北移。而立冬这天,太阳的直射点还在一天天南移。

立冬对于南方来说可能并不是进入真正的冬天,但是对于北方来说是真正的冬天,冷空气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远了。出行多带一件衣服,傍晚以后还是比较冷的。

立冬节气气候: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个时候水已经可以结成冰,土地也可以开始冻结,立冬后,像野鸡这样的大鸟已经不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

冬至节气气候: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立冬节气习俗:立冬的习俗主要是迎冬、贺冬。立冬补冬,吃的是饺子、鸡鸭鱼肉、羊肉炉、姜母鸭等。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冬至节气习俗:冬至时令进补,吃的是饺子、滕州羊肉汤、赤豆糯米饭、九层糕、冬节圆、苏州酿酒、江西麻糍等。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节还有就是祭祀的风俗。

冬至与立冬的区别 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jieqi

冬至节气的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所以虽然冬至时节已经天寒地冻了,但对于农事依然有很多事要做。

冬至前后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积肥造肥的大好时机,同时要施好腊肥,做好防冻工作。

江南地区更应加强冬作物的管理,做好清沟排水,培土壅根,对尚未犁翻的冬壤板结要抓紧耕翻,以疏松土壤,增强蓄水保水能力,并消灭越冬害虫。

冬至的主要农事

一是三麦、油菜的中耕松土、重施腊肥、浇泥浆水、清沟理墒、培土壅根。

二是稻板茬棉田和棉花、玉米苗床冬翻,熟化土层。

三是搞好良种串换调剂,棉种冷冻和室内选种。

四是绿肥田除草,并注意培土壅根,防冻保苗。

五是果园、桑园继续施肥、冬耕清园;果树、桑树整枝修剪、更新补缺、消灭越冬病虫。

六是越冬蔬菜追施薄粪水、盖草保温防冻,特别要加强苗床的越冬管理。

七是畜禽加强冬季饲养管理、修补畜舍、保温防寒。

八是继续捕捞成鱼,整修鱼池,养好暂养鱼种和亲鱼;搞好鱼种越冬管理。

十二四节气之冬至 123.5ikfc.com/24jieqi/dongz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