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秋,二十四节气第13个节气,暑去凉来,代表秋季的开始,时间在每年8月7日~9日,太阳达黄经135°,立秋之日凉风至。

导航:节气立秋 | 立秋时间表 | 立秋三候 | 立秋气候 | 立秋习俗 | 立秋和秋分 | 立秋诗词谚语 | 立秋农事 | 立秋养生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第1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8月7日至9日间,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秋”的含义就是指暑去凉来,从字面上来看“秋”这个字是由“禾”和“火”两个字来组成的,意味着火烧秸秆,代表了禾谷成熟的含义。到了立秋,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变黄而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历书》中说:“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农谚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之说。虽然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但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立秋不仅预示着秋天即将来I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代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 “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日对农民尤为重要。农谚有云:“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意思就是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欠收;如果天气晴朗,农事就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期盼丰收。

在暑热高温的持续影响下,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至立秋前后,玉米、棉花和中稻等作物需水量很大,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因此,需要及时做好田间管理,保证在降温前作物有充足的成熟过程。“物于此而揫敛也”,说的便是立秋日作物渐趋成熟。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此时。可适当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增多、湿度增高等,气温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天气趋于凉爽。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

秋季是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到秋季少雨干燥气候。秋季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立秋时间表

2020年~2050年立秋节气时间表
2020年立秋时间2020-08-07 09:06:12
2021年立秋时间2021-08-07 14:53:59
2022年立秋时间2022-08-07 20:29:09
2023年立秋时间2023-08-08 02:22:53
2024年立秋时间2024-08-07 08:09:16
2025年立秋时间2025-08-07 13:51:35
2026年立秋时间2026-08-07 19:42:45
2027年立秋时间2027-08-08 01:26:46
2028年立秋时间2028-08-07 07:21:10
2029年立秋时间2029-08-07 13:11:44
2030年立秋时间2030-08-07 18:47:20
2031年立秋时间2031-08-08 00:42:56
2032年立秋时间2032-08-07 06:32:43
2033年立秋时间2033-08-07 12:15:45
2034年立秋时间2034-08-07 18:09:07
2035年立秋时间2035-08-07 23:54:22
2036年立秋时间2036-08-07 05:48:56
2037年立秋时间2037-08-07 11:43:04
2038年立秋时间2038-08-07 17:21:21
2039年立秋时间2039-08-07 23:18:08
2040年立秋时间2040-08-07 05:10:06
2041年立秋时间2041-08-07 10:48:45
2042年立秋时间2042-08-07 16:38:52
2043年立秋时间2043-08-07 22:20:50
2044年立秋时间2044-08-07 04:08:41
2045年立秋时间2045-08-07 09:59:46
2046年立秋时间2046-08-07 15:33:26
2047年立秋时间2047-08-07 21:26:01
2048年立秋时间2048-08-07 03:19:00
2049年立秋时间2049-08-07 08:58:05
2050年立秋时间2050-08-07 14:52:40

立秋节气日期的计算公式

立秋日期=[ Y * D + C ] - L

公式参数解释: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5,20世纪=8.35。

举例计算:2038年立秋日期=[38×0.2422+7.5]-[38/4]=16-9=7,所以2038年8月7日是立秋日。

立秋时间表 123.5ikfc.com/24jieqi/liqiu.html#time

立秋三候

一年有24个节气,一个节气又分为三个物候,一候约五天!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廿四节气立秋

立秋节气初候【凉风至】

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立秋节气二候【白露生】

立秋时节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立秋节气三候【寒蝉鸣】

立秋时节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立秋节气的气候特征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大暑小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正是说明立秋正当暑。

在气象学上,入秋需要满足连续五天的日平均气温低于22℃,满足条件后的第一天则可以称为入秋的第一天,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时间大约在9月至11月之间分布。入秋时间从北至南推迟,华北地区多在9月中旬入秋,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在10月上旬入秋,南部沿海地区则会在11月上旬入秋。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意味着降雨、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

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风暴、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变化明显的是气温。

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

“立秋三日凉风至”,但立秋后大部分地区仍以晴、阴相间的天气为主,降雨天气不明显,气温仍可达到31~33℃,日平均气温仍属偏高状态,天气依然“闷热”。但是,由于早晚和午间的温差变大,一早一晚人们的体感温度将比前几日偏低一些。

“秋老虎”

立秋后会出现秋老虎天气。秋老虎是我国民间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该高压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强烈,气温回升。这种回热天气欧洲称之为“老妇夏”天气,北美人称之为“印第安夏”天气。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秋老虎”的表现略有所不同,如华南的秋老虎要比长江流域的来得迟,一般推迟2-4个节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二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再说,秋季是夏季与冬季的过渡季节。立秋后,进入秋季,太阳的直射点从11°32′N南移到5°57′N。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白天时间缩短,日照时数日趋减少,给予北半球的光和热一天天减少。太阳辐射的减弱,使地面在白天能得到的热量渐渐减少。而夜晚延长,地表向太空辐射的热量反而增多。由于地面吸收的热量渐渐少于地面散失的热量,气温开始出现由高转低的趋势。

立秋节气的习俗

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从古至今人们都对立秋很重视,有很多民间习俗流传至今。

立秋节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立秋日,满街卖楸叶,妇女儿童辈,皆剪成花样戴之。是月,瓜果梨枣方盛,京师枣有数品:灵枣,牙枣,青州枣,亳州枣。鸡头上市,则梁门里李和家最盛。中贵戚里,取索供卖。内中泛索,金合络绎。士庶买之,一裹十文,用小新荷叶包,糁以麝香,红小索儿系之,卖者虽多,不及李和一色拣银皮子嫩者货之。”《武林旧事》中则有:“立秋日,都人戴楸叶,饮秋水、赤小豆。”而在官家,立秋这天则有迎秋的仪式,据《梦粱录》中载:“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奏曰:‘秋来。’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帝京岁时纪胜》上说:立秋前一天,要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到立秋日合家饮之,“谓秋后无余暑疟痢之疾”。香薷饮是中医的一个古方,由由香薷、白扁豆和厚朴三味药组成,具有消除暑湿、预防感冒的作用。所以人们在立秋前一天便纷纷到药铺买好这些药,煎好后露宿一夜,次日立秋之时凉饮。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烹饪各种各样的肉,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现在我国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啃秋”,也就是吃西瓜。

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

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

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

咬秋

在山东,立秋的风俗是包饺子,老百姓都称之为‘咬秋’。立秋当天,年纪稍大的人会在堂屋正中,供一只盛满五谷杂粮的碗,上面插上三炷香,祈求“立秋”过后五谷丰登。而大多数人家会在立秋时刻过后,剁肉馅包饺子,全家人围在一起“咬秋”。

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立秋就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水自然是在家里喝最方便、健康。

这里的喝水指的是白开水。夏日天气炎热,不少人喜欢喝饮料,但是饮料热量比较大,喝完,解渴的功用打了折扣,白水和淡盐水是夏季饮水的首选。

摸秋

立秋之夜,盐城北部地区传有“摸秋”的习俗。

这天夜晚人们可以在私人或集体的瓜园中摸回各种瓜果,俗称“摸秋”。丢了“秋”的人家,无论丢多少,也不叫骂,此俗相传始于元代。

相传元末,淮河流域出现了一支农民起义军,参加起义队伍的将士都是农民出身,他们饱受元军的兵燹之苦,对兵扰深恶痛绝。这支队伍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一天这支起义军转移到淮河岸边,深夜不便打扰百姓,便旷野露天宿营。少数战士饥饿难忍,在田间摘了一些瓜果充饥。此事被主帅发觉,天明便准备将那几个治罪。村民们得知后,纷纷向主帅求情。为发开脱战士的过错,有一老者随口说道:“八月摸秋不为偷。”那几战士因此话而获赦免。那天正好是立秋节,从此留下了“摸秋”的习俗。

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全国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篁岭赏秋拍摄。

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货市等。

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立秋民间习俗 123.5ikfc.com/24jieqi/liqiu.html#custom

立秋相关诗词、谚语

《立秋夕有怀梦得》【唐】唐·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飚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外长洲城。

《寓居有招客者戏成》【宋】曾几

蓬蒿小院立秋天,秃鬓凄风雨飒然。

丈室何人问摩诘,后堂无地著影宣,

床头白酒新浮甕,案上黄诗屡绝编。

不厌寒家淡生活,书窗期与子周旋。

《六月十三日立秋》【宋】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过淮值雨偶成呈王枢密》【宋】曹勋

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随大风起。

翻盆如麻不足喻,倒海倾江差可拟。

高林老木亚复折,帘幕颓垣纷若委。

须臾霁色上南山,落日烧云照淮水。

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连夜书》【宋】方回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

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新秋》【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秋日后》【唐】王建

住处近山常足雨,闻晴晒曝旧芳茵。

立秋日后无多热,渐觉生衣不著身。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宋】杨万里

也不多时便立秋,寄声残暑速拘收。

瘦蝉有得许多气,吟落斜阳未肯休。

立秋》【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前一日览镜》【唐】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新秋》【唐】杜甫

火云犹未敛奇峰,欹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蝉声断续悲残月,萤焰高低照暮空。

赋就金门期再献,夜深搔首叹飞蓬。

《宣府逢立秋》【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立秋日》【唐】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明】夏云英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立秋节气相关农事谚语:

“打霜立秋,干断河沟”(贵);

“立秋雾,地枯枯”(湘);

“立秋无雨人发愁,庄稼顶多一半收”(皖);

立秋无雨对天求,田中万物尽欠收” (苏、鄂、川);

“立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川);

“立秋有雨一秋吊,吊不起来就要涝”(苏)。

立秋节气相关天气谚语:

“立秋有雨倒春寒”(桂);

“秋日落雨秋飕飕”(浙);

立秋晴天秋天旱”(鄂);

“立秋无雨水,白露雨来淋” (湘);

立秋不落,寒露不冷” (桂);

“立秋下雨秋雨多,立秋无雨秋雨少”(鲁);

“立秋大雨,百日见雪”(冀)。

更多立秋谚语: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

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立秋种,处暑移,十年就有九不离。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立秋诗句和谚语  123.5ikfc.com/24jieqi/liqiu.html#poetry

立秋和秋分

秋分和立秋都是秋天

根据天象变化划分,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因此秋季以立秋为始点。所以说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在这个时候气候变化比较明显,早晚开始变凉,但是白天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三伏天还没有结束。

根据气温变化划分,按气候学划分季节的标准,下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降至22℃以下为秋季的开始。秋分时节,太阳黄经180度,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平分,是北半球真正意义上进入秋天的开始。

秋分和立秋其实都是秋天,只是立秋是初秋,而且天气还是很炎热,让人觉得还不是秋天。

秋分和立秋的区别

时间不同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35°。

秋分是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公历9月22日至24日,太阳达黄经180°。

节气意义不同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秋季开始,收获的季节。

秋分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同时秋分也是是播种和耕翻土地的关键时节。

气候不同

立秋还在暑热时段,气候变化比较明显,早晚开始变凉,但是白天温度还是比较高的,这个时候三伏天还没有结束。

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降低的速度将明显加快。

物候不同

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秋分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传统习俗不同

立秋:在中国广大农村,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秋分: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还有祭月、竖蛋、粘雀子嘴、送秋牛、拜神等民间习俗。

立秋和秋分 123.5ikfc.com/24jieqi/liqiu.html#qiu

立秋时节农事活动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炎夏的余热未消,“秋老虎”仍虎视眈眈。

立秋过后,还可能再处炎热之中,可能延续到九月,天气才能真正凉爽起来。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古人将暑去凉来、稻谷成熟之时称作秋。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双季晚稻生长在气温由高变低的环境里,此时须抓紧温度较高的大好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田间管理。

茶园秋耕要尽快跟上,农谚有“一七挖金,八挖银”,秋挖有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的能力,若再同时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壮。

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危害集中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抓好预测预报和防治。

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马上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筹备工作。

大豆开始结荚,玉米也抽穗吐丝,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

立秋”时节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时期,也是“不修棉”的打顶的最佳时机(“不修棉”的打顶时间要比传统的整枝棉花要延后10-15天)。

整枝棉花“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立秋前后,华北地区的大白菜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

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立秋时节也是多种作物病虫集中危害的时期,如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蟆、稻飞虱、棉铃虫和玉米螟等,要加强预测预报和防治。北方的冬小麦播种也即将开始,应及早做好整地、施肥等准备工作。

立秋节气话养生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

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

精神养生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预防“悲秋”最有效的方法是心理调节,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让自己心情舒畅。晴朗的日子里,可以约上亲朋好友一起去登高望远,愉悦心情,使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起居养生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

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饮食养生

秋季干燥,气燥伤肺,肺气虚容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季要润燥、养阴、润肺。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枇杷、菠萝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俗话说“秋瓜坏肚”,所以不论西瓜或香瓜、菜瓜,都不能任性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阳气。

运动养生

进入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如太极拳(剑)、集体舞、瑜珈、游泳、柔软操、拉筋、快走、慢跑、爬楼梯、长跑、滑旱冰、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林林种种,不一而足。重要的是选择了合适的项目后,一定要坚持每天锻炼,方能收到良好效果。

早睡早起忌贪凉

夏季,较晚的日落时间和较早的日出时间让人们养成了晚睡早起的习惯。而进入秋季以后,白昼时间逐渐缩短,人们应该尽早适应这样的季节更换。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起居上应开始“早卧早起”。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早起后多做深呼吸,及时排出体内的有害物质。此节气中应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长,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对于睡眠不太好的人群,可吃些养心阴的食物,如冰糖百合莲子羹、小米红枣粥、藕粉或桂圆肉水等。睡前用温水泡脚,也可助睡眠。

立秋后正是锻炼的好季节,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张骞介绍,可选择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同时还可多做“鸣天鼓”等保健运动。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123.5ikfc.com/24jieqi/liq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