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24节气表,二十四个节气的含义

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活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内容目录
[展开]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什么是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的是一年中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中国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同时根据日、月运行制定,“阴”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阳”是以地球自冬至绕太阳公转一圈为基准确定岁实,每回归年约365.2422日,二十四节气据此而划分。

二十四节气与回归年、朔望月、地支

二十四节气与回归年、地支、朔望月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顺应农时,观天察地,摸索、感悟、总结出来的一套时间体系。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由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引发了气候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我们的祖先根据太阳直射在地球不同位置的气候变化情况,将一个太阳年结合农时周期进行二十四段的划分,也就是地球公转每隔15度,划分一个节气,24个节气,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24个不同的位置。

二十四节气的来历

我们现在普遍知道的是太阳和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不停地公转和自转,通常把地球绕太阳的轨道称为黄道,而二十四节气正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

如果将黄道(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假定为一个360°的大圆,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到达一个节点为一个节气,一年运行一周,共为24个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由于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23日左右,前后不差1—2日。

首先,当太阳垂直照射赤道时定为“黄经零度”即春分点。从这里出发,每前进15度就为一个节气,从春分往下依次顺延,清明、谷雨、立夏等等。待运行一周后就又回到春分点,此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黄道角度图

二十四节气和太阳黄经度

黄经中气节气
春分 
15° 清明
30°谷雨 
45° 立夏
60°小滿 
75° 芒种
90°夏至 
105° 小暑
120°大暑 
135° 立秋
150°处暑 
165° 白露
180°秋分 
195° 寒露
210°霜降 
225° 立冬
240°小雪 
255° 大雪
270°冬至 
285° 小寒
300°大寒 
315° 立春
330°雨水 
345° 惊蛰

中国古人很早就发明了以圭表测日影的方法,这也意味着古人发现冬至、夏至太阳的变化应当非常早。

殷末周初,古人已经从认识冬至夏至,进而发展出对春分和秋分的认识,《尚书·尧典》中记载有“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吕氏春秋》增加了“四立”,发展到了八个节气,分别为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西汉初期,《淮南子》一书记载有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最早的记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j客、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约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运动,上半年交节时间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每月的8日、23日前后。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继中医针灸、珠算后的第三项“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的“非遗”。

二十四节气 123.5ikfc.com/24jieqi/

二十四节气图片

二十四节气表

排序节气农历阳历
1立春正月节2月3日~5日
2雨水正月气2月18日~20日
3惊蛰二月节3月5日~7日
4春分二月气3月20日~22日
5清明三月节4月4日~6日
6谷雨三月气4月19日~21日
7立夏四月节5月5日~7日
8小满四月气5月20日~22日
9芒种五月节6月5日~7日
10夏至五月气6月21日~23日
11小暑六月节7月6日~8日
12大暑六月气7月22日~24日
13立秋七月节8月7日~9日
14处暑七月气8月22日~24日
15白露八月节9月7日~9日
16秋分八月气9月22日~24日
17寒露九月节10月7日~9日
18霜降九月气10月22日~24日
19立冬十月节11月7日~9日
20小雪十月气11月22日~24日
21大雪十一月节12月6日~8日
22冬至十一月气12月21日~23日
23小寒十二月节1月5日~7日
24大寒十二月气1月20日~22日

按季节可以把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四组,春、夏、秋、冬每季六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季节表

季节二十四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类表

反映状况二十四节气
寒暑变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气温变化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降水状况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自然现象
农事活动
惊蛰、清明、小满、芒种

24节气之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立春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首,是表示春天开始的节气,立春还叫做“打春”、“岁首”、“立春节”、“正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春季开始的节气,时间为每年的2月3到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从气候上来看,立春之后依旧寒冷,但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正如俗语说的“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立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群芳谱》中这样解释:“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之后,气温、日照趋于上升,降雨开始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拉开。

立春节气分为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立春不仅是24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早在周朝时期,立春是春节,立春迎春是一项重大的活动,这一天,天子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通过祭祀、鞭春牛等活动,祈求丰收。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更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民间在立春之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的习俗,北方一些地方还有“咬春”的习俗,即吃个生萝卜消食防病。

更多立春相关知识»

24节气之雨水

二十四节气之雨水

雨水,是第2个节气,每年2月18日-20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30°为雨水节气。

“雨水”如其名,是表示降水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

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一般从公历2月中旬到3月上旬,即从“七九”的第六天到“九九”的第二天,《孝经纬》中载:“立春后十五日,斗指寅为雨水。”

雨水时节的气温尚低,华南仅10℃以上,江南5℃左右,黄淮平原只有3℃上下,而华北地区还在0℃左右。

雨水节气表示少雨的冬季已过,多雨的季节逐渐开始。

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此时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太阳黄经达到330度时,即进入“雨水”节气。雨水之后,气温回升较快,冰雪融化,降水增多,白昼增长。

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较为寒冷;雨水后,人们就可明显感觉到春暖花开的沁人气息。

更多雨水相关知识»

24节气之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惊蛰,二十四节气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6日左右为惊蛰,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

惊蛰(The Waking Of Insects),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 更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响起时,冬眠的动物被惊醒,人们便称这天为“惊蛰”。 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夏小正》曰:“正月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 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

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 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

惊蛰三候为: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

立春东风解冻,雨水润物无声。万象回春了。但是大自然中的万千事物如何感知到春天到来呢?

答案是雷声,《淮南子·天文训》云:“雨水加十五日指甲则雷惊蛰,音比林钟”,滚滚春雷唤醒了蛰伏的万事万物,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

更多关于惊蛰的知识»

24节气之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春分

春分,二十四节气第4个节气,春分时太阳行至黄经0°,时间在每年3月19日至22日间,正当二月中,因为中分春天为两半,得名叫春分。

通俗一点讲,春分,就是把春天分成两半的意思,不仅如此,春分这天还是昼夜长短一样的日子。

对于春分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称:“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分和秋分、冬至、夏至并称为“两分两”,是二十四节气中四个最重要的标志性节气。

春分,自然界变化的表现是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短,《春秋繁露》则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是春分的最大特点。这样“阴阳相半的”日子每年有两个,一是春分,一是秋分,所以有谚语说:“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古时候人们对太阳一年周期性变化有了准确的把握,慢慢就有了为一年的时间标记刻度的能力。《尚书·尧典》记载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对于春夏秋冬四季太阳变化的描述。可知最初日影最长的冬至和日影最短的夏至这两个标志点被观测到之后,其次被观测到的
就是春分和秋分。

古代的春分,是校对度量衡的日子。《礼记·月令》:“(仲春之月)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甬”通斛,和斗一样也是容器的一种。这是因为春分昼夜被均匀平分。在古人看来,这蕴涵有天地公平的内在含义。

在民间流行春分这天竖鸡蛋的习俗。竖鸡蛋做法非常简单——找个新鲜鸡蛋,在桌面上尝试把它竖起来。据说谁竖起鸡蛋,谁就一年运气好。

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随着春分过去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节气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更多春分相关知识»

24节气之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第5个节气,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朝,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还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4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唯有清明。

清明的时间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具体几月几日及时间见下方清明时间表,太阳到达黄经15°的位置为清明,《岁时百问》对清明有着生动的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清明的解释为:“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节气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原本为我国古代农业气象用词。在古代,清明节前一天的寒食节承载着寒食、扫墓与踏青的功能,随着时间流逝,清明与寒食节合为一天,才有了清明时节踏青、扫墓并纪念先祖的习俗。清明也是成都都江堰的放水节祭祀大典,以祭拜李冰父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朝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正是描述清明节的情景。

清明是仲春、暮春交际的节气,清明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万物生长,空气洁净又清明,更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清明节更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之一,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传统节日”。

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清明在冬至后第108天,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

清明节气三候为: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牡丹华;三候,虹始见。

更多清明相关知识»

24节气之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谷雨,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每年4月19~21日间交节,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谷雨时节,在中国南方地区,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秦岭—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在北方地区,谷雨是“终霜”的象征。

对于农耕社会,谷雨是最好的时节,是万物生长的节气,“春分犁不闲,谷雨要种田”,清明刚过,正待谷雨,是种田育秧的好时辰。

谷雨三候分别是 :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更多谷雨相关知识»

24节气之立夏

二十四节气之立夏

立夏,别名仲夏,二十四节气第七个节气,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每年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时为立夏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表明立夏之后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期。

夏,是宽纵万物放任其生长,假才能使其狂妄而不顾一切地生长,而令其长大的目的,是为秋天的整肃,整肃才有收成。

《礼记》上说:“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意思是说,万物在这一季节里,都要长大,走向成熟。《逸周书·时讯解》中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实际上,按照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至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

立夏节气三候分别为: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这句诗最能代表立夏时节的景色。

更多立夏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小满

二十四节气之小满

小满(Grain Buds),二十四节气第8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5月20至22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于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小满的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

小满时节,太阳到达黄经60°,进入小满节气后,气温日渐升高,雨量增多,天气闷热潮湿。

小满的意思是:万物小得盈满。“小”字的甲骨文是三个小点,像尘沙等小物体的形状,后来引申为微小的意思,和“大”相对。“满”是一个形声字。三点水是它的形旁,表示它和水有关,右边的“蓠”字是它的声旁,“满”的本义为水盈满。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

小满,是作物将熟而未熟之时,有继长增高的空间,满而不损,满而不溢,这才符合国人的理想。因此,智慧的古人在“满”前加一“小”字,称为“小满”。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小满前后的主要天气特点就是高温高湿多雨。因此防热防湿显得极为重要,食物、衣物要注意防霉。

更多小满相关知识»

24节气之芒种

二十四节气之芒种

芒种,二十四节气第9个节气,小满之后,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节气的时间在每年6月6日前后(一般在6月5日至7日间),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

“芒种”中的“种”,在这里读第四声,做动词用,芒种二字谐音,表示作物都在“忙种”了。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芒种的“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所以芒种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芒种,大麦、小麦等农作物已经成熟,迎来了收获的季节,而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迎来了播种最忙的时节。

因此,芒种也称为“忙种”,是一年中农事最为繁忙之时,芒种可能是与农业生产关系最为密切的节气了。有俗语说“春争日,夏争时”,意思就是农民在这个时候要争分夺秒,忙着夏收、夏种和春播作物的夏管.

芒种时节雨量充沛,气温显著升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体验到了夏天的炎热,芒种标识着仲夏的正式到来,芒种过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梅雨季节。

芒种的三候碰巧都与动物有关,分别是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夏熟作物成熟和耕种的最忙季节。

此时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季节。

更多芒种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

夏至,二十四节气第10个节气,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时间在每年的6月21日-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 90°时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夏至:“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一阴生,顺时而养阳,《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 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在周代,古人就已经确定四个节气——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当时用的是简单又充满智慧的方法——土圭测量法,就是在地上插一个杆子,在正午时分测量杆子投影的长度,投影最短的那天是夏至,太阳几乎直射;投影最长的那天是冬至;在夏至和冬至的中间,取其一半的时候就是春分和秋分。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为夏至是收获新麦的时节,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更多夏至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小暑

二十四节气之小暑

小暑,二十四节气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太阳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时间在每年公历7月7日、8日前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关于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意思是说,小暑一般在农历六月,所以叫做“六月节”。六月初为小暑,六月中为大暑。所谓“小”,是指此时热气还比较“小”,仍将节节攀升,到大暑时达到极致。

《群芳谱》载:“暑气至此尚未极也。”此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并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故曰小暑。

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这一特点。小暑到了,盛夏也就到了。小暑过后,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是一个表示温度变化的节气。为了应对之后愈发炎热的天气,民间有一些流传已久的习俗,如讲究“食新”;也有人会趁着天气晴好,晾晒衣物、书籍之类。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我国的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从小暑至立秋之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的说法。

小暑节气的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更多小暑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大暑

大暑,二十四节气第12个节气,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大暑节气的时间在每年的7月23日至24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

《逸周书·周月解》“夏三月中气,小满、夏至、大暑”。汉代刘安编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记载,大暑就在其中。

《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节气与小暑节气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暑,炎热的意思,意思是指天气开始变得炎热起来。小暑虽然温度高,天气热,但是紧跟着的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之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大暑时节正值三伏天“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中国古代将大暑节气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更多大暑相关知识»

24节气之立秋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二十四节气第1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8月7日至9日间,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秋”的含义就是指暑去凉来,从字面上来看“秋”这个字是由“禾”和“火”两个字来组成的,意味着火烧秸秆,代表了禾谷成熟的含义。到了立秋,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变黄而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

《历书》中说:“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立秋后,天气渐渐转凉,农谚有“早晨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立秋一日,水冷三分”之说。虽然立秋节气预示着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秋天就要来临,但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还有“秋老虎”的余威。立秋后,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

立秋不仅预示着秋天即将来I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代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 “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更多立秋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处暑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处暑,即“出暑”,二十四节气第14个节气,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七月中。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左右,立秋过后就到了处暑。立秋虽是秋天的开始,却并不意味着天气转凉,真正代表天气由热转凉的是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气——处暑。

处暑的【处(chǔ)】不是处在暑天的意思,而是止的意思。处字,有一解释为“ 停止”,三国魏曹植《 浮萍篇》 :“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其中“ 处”亦作“ 停止”解。处暑是暑气的终结。“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处暑还是新凉的源泉。

处暑就在农历 “七月半(中元节 )”前后,即《诗经》所云“流火”季节。处暑是小秋,鲜果熟,新米香,宋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

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传统节日有“三元”之说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乃漂河灯,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逐日下降,昼夜温差开始加大,已不再暑气逼人。

处暑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在冷高压的控制下,天气多半以干燥为主。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节气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更多处暑相关知识»

24节气之白露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白露,二十四节气第15个节气,时间在每年9月7日~9日前后,太阳达黄经165°时为白露。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故称白露。

天气逐渐转凉,白露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 秋时节的开始。

“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这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著名的《诗经·国风》中的《蒹葭》起首说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也正是对这秋时露水非常形象的比喻。

夏至时阳气达到顶点,至白露时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经过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标志着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

白露节气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明显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此时,白天的温度仍然很高,可是到了夜晚温度下降很快。

进入白露节气后,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常常是白天的温度仍达三十几度,而夜晚时就下降到二十几度,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常有暴雨或低温连阴雨;东南沿海,特别是华南沿海还可能会有台风造成的大暴雨天气。

白露虽然不是一个特别大的节气,但作为爱吃的中国人民,在白露这一天依然有对应这个节气的各种饮食。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传统习俗,为对应“白露”中的“白”字,温州一带有在这天吃“十样白”的习俗。

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更多白露相关知识»

24节气之秋分

二十四节气之秋分

秋分(Autumn Equinox),二十四节气第16个节气,太阳达黄经180°,时间在每年9月23日前后,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秋分的“分”是半的意思,分是昼夜平分之意,“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

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汉代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中的“阴阳出入上下”章节中便描述道:“至于中秋之月,阳在正西,阴在正东,谓之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

可以说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按气候学上的标准,“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C以下,为物候上的真正的秋天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在这一天要祭月神。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中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更多秋分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寒露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寒露(Cold Dews),二十四节气第17个节气,秋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95°,时间在每年的10月8日前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寒露的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寒露期间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通纬·孝经援神契》中则说:“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由于寒露比白露温度更低,季节将要从中秋向深秋转变,所以旧时有“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的俗语。

“寒露”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和转折,气温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节气几乎贯穿整个10月,这个时候太阳的直射点已经偏移到南半球。北半球的阳光照射明显减弱,地面吸收的热量大大降低,加之冷空气不断增强,秋天的气息已经非常浓郁地充斥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之上了。

寒露前后就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这一天除了登高望远、插茱萸外,还有赏菊饮酒的习俗。《西京杂记》中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

中国古代将寒露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更多寒露相关知识»

24节气之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Hoar-Frost Falls),二十四节气第18个节气,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210°,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关于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则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

霜降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温度较低时,会附着于物体表面凝华成霜。这些霜有的呈细小颗粒状,有的呈针状,还有的呈羽毛状。如水汽较多,气温适宜时,则可以形成美丽的雾凇,俗称树挂。霜降不是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由于“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霜降”节气反映的是天气渐渐变冷的气候特征,并不是表示进入这个节气就会“降霜”。其实,“霜”也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霜”是地面的水气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

秋天的夜晚地面上散热很多,当温度骤然下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蒸汽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这种白色结晶体就是“霜”。一般来说,白天太阳越好,温度越高,夜里结的霜就越多,所以霜降前后早晚温差更大。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们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后天气渐冷,露水凝结成霜,黄河流域出现初霜,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秋收秋种工作已经扫尾。到霜降节气,在黄河流域会出现第一场霜,而南方离初霜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霜降杀百草”,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是由于植株体内的液体,因霜冻结成冰晶,蛋白质沉淀,细胞内的水分外渗,使原生质严重脱水而变质。“风刀霜剑严相逼”说明霜是无情的、残酷的。其实,霜和霜冻虽形影相连,但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

霜降时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每天早晚温差加大,人们除了要适时添加衣服之外,还应格外重视腰腿部位的保暖;寒邪和燥邪易致咳喘、痹证等病发作或加重,宜加强防范;在饮食上宜进补,多吃柿子、栗子、萝卜、梨、洋葱等食物。

在我国一些地方,有霜降吃红柿子的习俗,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更多霜降相关知识»

24节气之立冬

二十四节气之立冬

立冬,24节气第19个节气,太阳位于黄经225°,时间是每年11月7日-8日间,立冬,气寒水冷,秋尽冬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立冬的解释:“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古代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节气,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在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之始,在古代都是重要的节日。

“四立”与“两至”(夏至、冬至)、“两分”(春分、秋分),合称“八节”。口语中常说“四时八节”,四时是春、夏、秋、冬,八节就是这八个节气。四时八节都是一年中的转折点,或者说是重要的节点。

“立冬”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按现代气象学的四季划分标准,5天连续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时,才视为冬季来临。这样,只有黄河流域在立冬前后能满足这一标准,本来,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按黄河流域的气候规律制定的。

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除黄淮地区外冬季其实不都是于立冬日开始的!但是,从古至今,立冬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了,并不仅仅只是一个节气而已。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更多立冬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小雪

二十四节气之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个节气,每年11月22或23日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为小雪节气,"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雪小,地面上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时节,由于气温降低,天空中落下的不再是雨滴,而是凝结的雪花,而这时候的降雪也只是零星的小雪花,但也意味着飘雪的季节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描述小雪: “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是说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寒凝成雪,但量不大,势未盛,雪量和寒冷程度都未达到大雪时候。

“小雪”与雨水、谷雨、寒露、霜降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伴随着小雪节气而来的,是日渐寒冷的天气。我国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令一致。虽然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如果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又比较活跃的话,也有可能下大雪。我国地域辽阔,小雪时节北方可能已经降大雪,而南方却没有降雪,也是常有之事。

农村俗语说了,小雪不耕地,大雪不行船。还有一句俗语是: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殊途同归,小雪节气到来时,气温会下降到零度以下,土壤被冻住了,这就是所谓的封地,也是小雪不耕地的原因。大雪节气来到时,气温进一进下降,河都被冻住了,也就是所谓封河,所以“大雪不行船”。

我国古代将小雪节气的气候分为的三候为:“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

更多小雪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每年12月7或8日左右,当太阳到达黄经255°时为大雪节气,大雪是相对于小雪节气,降雪的概率更大了,据古籍《三礼义宗》记载:“大雪为节者,行于小雪为大雪。时雪转甚,故以大雪名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于大雪节气的的记载道:“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我国北方到大雪节气时多数时候已经大雪飘飘了,人们还会通过大雪当天的天气来预测来年的天气和雨水情况。相关谚语有“大雪不冻倒寒…‘大雪晴天,立春雪多”“大雪不寒明年旱”“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等等。

大雪节气开始这天太阳运行到黄经255度,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丈二尺四分,相当于今天的3.05米,夜晚观测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亥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十一月,也称仲冬月,葭月,畅月。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部分地区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北方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这也是大雪前后富有特色的娱乐活动,古代文人雅士还会举办以雪为题材的诗会,以及一起欣赏雪景。

不过,近些年来受全球暖化的影响,大雪时节我国南方降大雪的情况减少了,但大雪时气温继续下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

中国古人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初候,鶡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更多大雪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冬至

冬至,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第二十二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民间历来都很重视冬至节气,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大如年的冬至节日,初名“日短”,周人占卜记录中称“至日”,往后还有“日至”、“日南至”、“日短至”,“一阳生”、“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小岁”等等各种名称。

冬至节气到来,太阳位于黄经270°,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冬至过后,白昼的时间就会一天天变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可见冬至又代表着一年之末,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于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农历十一月又称为“建子之月”。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是冬至,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早在春秋时期,聪慧的先民就已经通过观察太阳测出了冬至。冬至不仅是自然农节的重要节日,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冬至日北方有吃水饺习俗,南方有吃汤圆的风俗。

民间习惯自冬至节气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

冬至,起源于周朝,正式成为一个节日是在汉代,一直延续至今,足有2000多年的历史。

周代以十一月为“正”,冬至前一日为岁终,《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饥饿死亡。秦沿其制,以冬至为岁首,汉代以冬至为“冬节”,称为“日至”,官场要举行贺节之仪,谓之“贺冬”,并且放假休息,因此,也可以说:过“冬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节气三候为“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更多冬至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小寒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一,第23个节气,时间在每年的1月5日至7日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月初寒尚小”,故云“小寒”,寓意为“冷气积久而寒,小者,未至极也”。

“寒”即寒冷,冷气积久而寒,表明已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古人认为,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未到达极点,故称“小寒”。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和“街上走走,金钱丢手”两句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节气的寒冷。

按农历月份排序,小寒是24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而按公历来看,它则成了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是反应气温变化的节令,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释寒为冻,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寒气是阳气上身,逼阴气所致。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小寒的上一个节气“冬至”,地面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但土壤深层还有一些热量可以向上散发,所以冬至并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

到了小寒,土壤深层的热量散失到了最低点,尽管白天稍长,太阳的光、热略有增加,但实际这是最入不敷出的时期,于是成为全年最冷的时节。

《全宋词》中有无名氏的词句“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望梅》),正是写小寒之冷。

小寒节气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大自然的生灵仍能在冰天雪地之中感知到天地间的阳气萌动。

我国古代将小寒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更多小寒相关知识»

24节气之大寒

二十节气之大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第24个节气(最后一个节气),每年1月19日至21日之间交节,顾名思义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通常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大寒一过,新一年的节气就又轮回来了。

大寒时节太阳达黄经3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寒,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即冷到极点为“大寒”。

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在传统节气中是极冷的时节,和小寒一样,都是表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全国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大部分地区,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压轴节气,大寒的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大寒时节已近岁末,一般在农历的腊月中旬,接近春节。家家户户开始除旧迎新,置办年货,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为迎接新春做着准
备,如: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等等都在大寒节气时间。

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更多大寒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更多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二十四节气包括24个节气,其中十二个节(节令)和十二个气(中气),我国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令,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令,雨水为正月中气。

二十四节气分十二节令和十二中气,通称为节气,即通常说的二十四节气。即:立春、 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十二个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十二个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立春

时间是每年2月3日~5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315度,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的含义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时间是每年2月18日~20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330°,含义为雨水开始增多。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时间在每年3月5日~6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345°,惊蛰节气含义为春雷响动,万物复苏。

表示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春分

时间在每年3月19日~22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0°,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含义为平分春季。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时间在每年4月4日~6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15°,含义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在清明节这一天,人们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古老的习俗。

谷雨

时间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30°,含义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

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

时间在每年5月6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45°,含义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生长旺盛。

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小满

时间在每年5月20日~22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60°,含义为物致于此小得盈满。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

时间在每年6月6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75°,含义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

芒种前后,我国中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增多,气温升高,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所以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叫“霉雨”。

夏至

时间在每年6月21日~22日左右交节。

太阳在黄经90°,含义为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

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夏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黑夜开始逐渐变长。

小暑

时间在每年7月7日~8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105°,含义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

时间在每年7月23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120°,含义为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小暑大暑期间雨水也比较多。

立秋

时间在每年8月7日~9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135°,含义为秋天的开始。

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

时间在每年8月23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150°,含义为夏季火热到此为止了。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时间在每年9月7日~9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165°,含义为天气开始转凉,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

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秋分

时间在每年9月23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180°,含义为平分秋季。

秋分这一天同春分一样,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

寒露

时间在每年10月7日~9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195°,含义为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气候将逐渐转冷,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时间在每年10月23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210°,含义为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

时间是每年11月7日~8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225°,含义为气寒水冷,秋尽冬来。

习惯上,我国人民把这一天当作冬季的开始。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

小雪

时间在每年的11月22日前后交节。

太阳黄经为240°,含义为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

时间在每年的12月7日~8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255°,含义为较大的降雪,引起地面积雪。

大雪前后,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严冬了。

冬至

时间在每年的12月21日~23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270°,含义为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小寒

时间在每年的1月5日~7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285°,含义为天气渐寒,但还没有寒冷到极点。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时间在每年的1月19日~21日左右交节。

太阳黄经为300°,含义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二十四节气含义简明版

立春: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水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嚣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天气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习俗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八个时间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与“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四时八节”。

围绕着“四时八节”中国传统中有很多相关的民间习俗。

1、立春的习俗

打春

打春,也叫打春牛,指用鞭子抽打泥土做的春牛,祈愿新的一年五谷丰登。

相传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西周时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宋代“自京都至各州县俱于衙前陈列土牛”,清代《燕京岁时记》中也记载:“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春天到了,人容易犯春困,牛也会懒洋洋,挥鞭一打,象征着把人和牛的懒惰都打走,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以祈丰年。

咬春

咬春即在立春这天吃春饼、春卷、萝卜等食物,祈求身体健康。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

杜甫曾在《立春》一诗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可见唐代已有立春做“春盘”的习俗,将韭菜、春饼等置于盘中作为食品,寓迎新之意。

咬春也是古人的食疗养生法。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萝卜、韭菜等食材有辛甘发散之效,利于生发和保护阳气。《燕京岁时记》亦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迎春

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该职由乞丐担任,或者由娼妓充当,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2、雨水的习俗

占稻色

“占稻色”,是雨水时节的重要习俗,也是中国南方稻作文化的重要仪式之一。

所谓“占稻色”就是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是年稻获的丰歉,即预测稻谷的成色。

成色足则意味着高产,成色不足则意味着产量低。而“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米花多少。

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年稻获的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是年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龙抬头

雨水节气与春龙节密切相关。

民间把农历二月初二定为春龙节,认为这天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谚语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天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一大早就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便烧香上供。人们把这种仪式称为“引田龙”。

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意为“挑龙头”“吃龙胆”。

明代以后,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比如起床后打着灯笼照房
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经出嫁的女儿,所谓“二月二接宝贝儿”。

回娘屋

雨水节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另一项风俗。

民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

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使其尽快怀孕生子。

此项风俗现仍在农村流行。

3、惊蛰的习俗

祭大虫(老虎)

古时称老虎为大虫,水浒有位顾大嫂,绰号母大虫,就是母老虎的意思。惊蛰这天,民间流行祭自虎、打小人,二者有内在联系。

在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兴风作浪,阻挠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祭大虫。

怎么祭呢?其实就是拜祭用纸绘制的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猪血喂之,意思是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

港片中常出现“打小人”的场景:一个老年妇女,坐在地上,金着一只鞋敲打纸做的小人,嘴里还得念念有词,“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有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这就是广东人在惊蛰这天“打小人”习俗的流变。

人们相信,惊蛰一到,不仅害虫出动,小人也开始出来为害。所以过去去庙里打过小人之后,还要撒芝麻、绿豆和茶叶,表示把四方小人驱走,这一年就可以顺顺利利了。

中国人下南洋之后,把这些习俗也带了过去,如今新加坡的华人还保持着惊蛰日打小入的做法。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与梨倒换祁县的粗布、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

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 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4、春分的习俗

吃春菜

岭南有“春分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

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

人们把采回的春菜与鱼片“滚汤”,名日“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一年始自春,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廿四节气之春分

放风筝

这个时节是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春分当天。

古时,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较大的还是自己糊的。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放风筝也能很好地调节人的身体和心理。

吃汤圆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春分粘雀子嘴的习俗,过去由于种植技术落后,粮食的收成普遍不高,因此农民特别在意外界对粮食收成的影响。

之所以在春分要吃汤圆粘雀子嘴,就是希望通过粘雀子嘴的方式来防止雀儿破坏庄稼。

在春分节气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将煮好的汤圆放到盘子中晾着,然后再由自家的孩童将汤圆插在竹竿上在自家田埂上奔跑,从而将雀儿的嘴巴粘住。春分要吃汤圆的习俗,其实是古人对粮食丰收的渴望。

吃春饼

春分吃春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在过去立春节气代表着一年的开始,春分节气才象征着春天的开始,因此在春天的第一天要吃春饼来庆祝春天的到来。

春饼的配菜十分丰富,不过大多都是以春天的时令蔬菜为主,比如韭菜、豆芽、荠菜等。

5、清明的习俗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 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 足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 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谷雨的习俗

祭祀文祖仓颉

自汉代以来,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

传说中,仓颉创造文字,黄帝为之感动,以“天降谷子雨”作为其造字的酬劳,从此便有了“谷雨”节。

食香椿

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采香椿也是充满乐趣的春事之一。

品谷雨茶

谷雨茶,即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这个时节的春茶滋味鲜活、香气宜人。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辟邪、明目等。

赏牡丹

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重要时段,牡丹花也因此被称为“谷雨花”,于是有了“谷雨三朝看牡丹”的风雅习俗。

至今,山东菏泽、河南洛阳等地多于谷雨时节举行牡丹花会,供人们观赏。

7、立夏的习俗

立夏饭

在二十四节气中,立夏系夏季开始。旧时,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吃“立夏饭”。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用彩线编织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小孩以拄立夏蛋做戏,以蛋壳坚而不碎为赢。尚有以五色丝线为孩子系手绳,称“立夏绳”。

挂蛋

立夏还有“挂蛋”的习俗,挂蛋是针对小孩子而言。

在立夏这天,父母将煮熟后蛋壳完好、无裂缝的鸡蛋装在事先编织好的丝网袋内,挂在小孩的胸前,目的是避免在“疰夏”。

所谓疰夏,是说立夏之后,人容易感觉身体不适,食欲不振,出现神倦身瘦等症状。小孩挂蛋在胸前就可避免。

民间有个传说,说是瘟神喜欢睡觉,直至夏至日才醒。醒来就在人间散布瘟疫,小孩受害最严重。女娲娘娘听说后,与瘟神理论,不准他胡来。瘟神无奈,只好答应,他们约定,以胸前挂蛋为标志,立夏之日胸前挂蛋的小孩就不会伤害,这就是挂蛋的由来。

小孩子还会玩撞蛋的游戏,即两个人各用自己的蛋头及蛋尾分别跟对方相撞,以谁的不破为赢,这也象征一年无灾无病,健康成长。

秤人

立夏这天,各地还盛行称人的习俗。

人们会在公众活动较多的堂屋桁条上栓上一根粗大的棕绳,棕绳的下端挂好称谷子的大秤,男女老少大家都要称称重量。

俗话说,平时称人,称一称,瘦三斤,只有到立夏日称才吉利。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肥瘦是身体好坏的标志,大家都希望体重逐年增加。

8、小满的习俗

祈蚕节

小满时节的蚕茧 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

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理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

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祭三神

这三神为水车车神、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据传,水车车神为白龙,小满日,农家在水车基座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 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 祭油车车神和丝车车神的仪式大抵差不多,只是祭拜的地点不同。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还有传说认为, “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人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这些习俗充分表明人们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抢水

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即丝车、油车、水车)。 ”水车照例于小满时启动。

在我国浙江海宁一带,有农户以村为单位的“抢水”仪式。 这天黎明,全村人集体出动,燃起火把于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然后执事者以鼓锣为号,大家敲击带来的器物以响应。 鼓乐声中,由代表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把河水引灌入田。

9、芒种的习俗

送花神

芒种时节送花神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习俗。人们认为,芒种已过,百花开始凋零,花神退位,故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是日,人们要设案供物,焚香祭祀,来为花神饯行。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绩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按照古老的说法,芒种过后,各种盛开的鲜花开始凋落,花神退位,人们便会隆重地为她践行,以表示感激之情,期盼来年再次相会,这就是送花神。

如今,送花神这一习俗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也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窥见从前祭花神的热闹。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送花神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安苗

芒种节气,在安徽省南部还有个叫作“安苗”的习俗。该习俗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

因为芒种之后夏收小麦已收割而秋收水稻已下种,所以当地会将新收的小麦碾磨出的面做成蔬菜水果和各种家畜的样子,然后染成绿色,用来作为供品,祈求下种的水稻在秋天能有个好收成。

打泥巴仗

打泥巴仗,主要是在贵州东南部,他们每年都要打泥巴仗,新婚夫妇和一些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结束之后,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是最受欢迎的人。

10、夏至的习俗

夏至面

农历五月间的夏至,是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周代已有祭神仪式,认为可以消除国中的疫疠、荒年与人民的饥饿。汉族风俗,流行于全国大部地区。

夏至面指夏至节吃凉面的习俗。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谚云:‘冬至馄饨夏至面’。”

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在民俗回归的当下,凡是跟夏至节令沾边儿的吃食都卖得不错。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吃狗肉

一些地方还流传夏至食狗肉的习惯。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适宜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广东人素有喜吃狗肉之习,阳江地区尤甚。而据有关资料记载,夏至杀狗补身,相传源于战国时期秦德公即位次年,六月酷热,疫疠流行。秦德公便按“狗为阳畜,能辟不祥”之说,命令臣民杀狗避邪,后来形成夏至杀狗的习俗。“立夏日,吃补食”的民谣,也说明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

吃混沌

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在当地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吃过馄饨,为孩童秤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

喝凉茶

广东地区,人们喜好在夏天滋补凉食避暑,因此居民在夏季普遍煲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比较传统而且十分清甜的食物。

而且夏天食物多调醋,少盐、少姜、少蒜、味清淡,以粉面、瘦肉、青菜、瓜类等为主。

11、小暑的习俗

“天贶节”

小暑前后有六月六节。

六月初六又被称为“天贶节”。据史书记载,这个节日始于宋代哲宗元符四年。

“贶”即“赐”,所以“天贶节”就是天赐之节。因为在当天,宋代皇帝会向大臣赐“冰 麨”和“炒 面”。

官府中还有颁冰的习俗,据《燕京岁时记·颁冰》记载:“京师自数伏日起至立秋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异,民间则在街上有冰售出。

”六月初六当天也有藏井水的风俗,明代沈榜所编著的《宛署杂记》中记载在六月初六,各家各户取家旁井水收藏,用以制作酱醋,浸泡瓜茄,如果汲取的是五更初时的井水,就可以久藏不坏。

吃饺子、吃面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沾边儿也应辟恶。”

食新

“食新”的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人们用新收获的稻米做饭,要祭祀祖先和“五谷大神”,也会吃尝新酒。城市里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再吃一些新上市的蔬菜等。

12、大暑的习俗

吃“烧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

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吃荔枝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

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吃凤梨

大暑期间,我国台湾地区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

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

13、立秋的习俗

立秋节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蓐收等仪式。汉代仍承此俗。《后汉书·祭祀志》:“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每逢立秋日人们还有敬老的习俗。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日,也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

从唐宋时起,有在此日用秋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

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烹饪各种各样的肉,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贴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带民间流行。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现在我国各地立秋食俗也不相同。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啃秋”,也就是吃西瓜。

相传,明代时有一年南京城里许多人害癞痢疮,有人便效仿庐州府崔相公之女食瓜让“癞痢”落疤自愈,结果果真如此,以后渐渐形成习俗,每岁秋来之时,家家剖食西瓜,谓之“啃秋”。

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有迎秋之意,后来人们把在立秋当天吃西瓜也称之“啃秋”。

西瓜是从西北传入中原,西北立秋前后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

此风俗约在清代影响南方,立秋江浙沪等地的西瓜已进入末市,人们对立秋吃西瓜的原由作出了种种解释。有人讲立秋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讲可以为过冬积聚“阳威”,而实际上只是北方风俗的影响而已。但有一点应予承认,那就是立秋以后,天气逐渐凉爽,西瓜上市量日趋减少,立秋日人们再吃一吃西瓜,也有依依惜别之意。

14、处暑的习俗

七月半中元节,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起,就有开鬼门的仪式,直到月底关鬼门止,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时至今日,中元节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

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处暑吃鸭子

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

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15、白露的习俗

祭祀

白露时节是江苏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

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

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16、秋分的习俗

秋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岁华记》记载北京祭月的习俗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就是“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

杭州祭月风俗略同于北京,但谓祭月为“斋月宫”。“每户瓶兰、香烛、望空顶礼,小儿女膜拜月下,嬉戏灯前,谓之‘斋月宫’。”民间供小财神,大不盈尺,并设有台阁、几案、盘匝、衣冠、乐器等物,此等物均缩小为寸余,俗称“小摆设”。

在广东祭月时祭拜一位木雕的凤冠霞帔月亮神像。在南方部分地区有以芋头作供品的习俗。传说元末农民起义推翻元朝的统治,曾用元朝统治者的头祭月亮,因“元”与“芋”音近,后来人们以“芋”代头。

廿四节气秋分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

“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实际上,岭南习俗所谓的“秋汤”也是和现在中医学提倡的秋天滋补是一致的,只不过岭南习俗更加典型,有点土生土长的味道,没有上升到中医学理论的高度罢了。

17、寒露的习俗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

寒露时节天气转凉,北方已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蝉噤荷残,偶见早霜。这个时节,虽然天气已经转凉,但却是赏枫叶的大好时节,有道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时节。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的重阳节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节气的习俗。

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吃螃蟹

秋高气爽,正是吃螃蟹的时候,“九月团脐,十月尖”,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不宜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有的地方,则有喝“寒露茶”的习惯。

据说,寒露茶具有一种独特甘醇的清香味道,颇受老茶客们的喜爱。

观赏枫叶

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催红了枫叶。金秋的漫山红叶如霞似锦、如诗如画。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枫叶为历代文人青睐,全国各地都有。满山遍野的枫叶是秋天最为壮丽的自然景观。在中国诗歌中有两首诗是写红叶的杰作,一首就是唐代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料,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的妙处在干不仅写出了一片火红的枫林,还写出了“霜”。红叶是‘霜”打成的,这是完全符合道理的。这里写的是东北地区的红叶,北方下霜比南方早,一般寒露的时候就开始了,所以诗中写的是“霜叶红干二月花”。

第二首写红叶的诗是宋代杨万里的《秋山》:

乌柏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程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这首诗以十分轻盈的笔调和一点调侃的手法,把装扮秋天山色之美的两种树乌柏树和枫树写了出来。

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我国幅员辽阔,跨越纬度范围比较大,各地的红叶在辽阔的大地上呈现的时间是不同的。正所谓演戏的开幕时间是不同的,只有按时才能看上精彩的演出。

18、霜降的习俗

吃柿子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维生素和糖分比一般水果高1~2倍左右。假如一个人一天吃一个柿子,所摄取的维生素c基本上就能满足一天需要量的一半。

柿子虽然美味,但一定注意不要空腹吃,吃的时候也要适量,未熟的柿子不要吃;患有糖尿病、慢性胃炎、排空延缓、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不宜食用。

柿子含糖高,且含果胶,吃柿子后总有一部分留在口腔里,特别是在牙缝中,加上弱酸性的鞣酸,很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所以在吃柿子后应该马上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秋季是大闸蟹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故而不能同食。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赏菊花成为了霜降这一时节的雅事,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是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此时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有一种小范围的菊花会,是富贵人举办的,不必出家门的。

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广厦中,前轩后轻,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

霜降糍

在广西西南部的大新、天等、靖西、德保、那坡等县的壮族同胞们有过霜降节的习俗,其中以大新县下雷圩的霜降节会最具地方特色。

在过霜降节期间,家家户户会做“霜降糍”。它是以当年新收获的糯米经过蒸、舂、捏等工续,并佐以白糖、花生末等馅料制成,色泽银白,味道香甜。

有的人家还会在糍杷上印以双喜或飞禽图样,这种糍杷一般是用来祭祀祖先和馈送亲友的。

19、立冬的习俗

迎冬

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吃饺子

有俗语说,“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饺子”。

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20、小雪的习俗

吃涮羊肉

在北方一般的家庭除了做食物储存以外,一般都有一个特殊的礼仪,就是一家人围着火锅吃涮羊肉。小雪过后天气逐渐寒冷,羊肉有温补御寒的作用,所以讲究的传统家庭,在这一天都会好好的庆祝一番。

涮羊肉的做法也比较简单,在以前没有羊肉片什么的,就是把羊肉直接切碎或者切成片。调好汤料,入锅开始吃就可以了,没有太多的讲究。现在听到涮羊肉,我们的印象一般是把羊肉切成薄片,在吃火锅的同时涮羊肉吃。

腌制腊肉

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人们用食盐,配上花椒、大茵、大料、桂皮、丁香等香料,把肉腌在缸里,7到15天之后,用棕叶或者竹蔑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再用柏树枝条树叶、甘蔗皮熏烤,最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制成腊肉。在民间,亦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

窖冰

窖冰,又称敲冰、纳冰、藏冰,指冰天雪地的冬日时,将凝成柱状的冰雪敲碎后,藏纳在冰窖中,以备炎热夏日到来时消暑、降温、制作冷饮。在周代,皇上会专门设置官员负责掌管冬日窖冰事宜,官名称之为“凌人”。不过,只流于宫廷贵族中。清代顾禄在《清嘉录》中写:“土人置窖冰,街坊担卖,谓之凉水。”

21、大雪的习俗

腌肉

大雪节气风俗之一就是腌肉。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这种腌制的食物,一方面是为了过年做准备,另外其实也有便于保存的考虑,毕竟古时候是没有冰箱冰柜的。

腌肉的具体做法各地当然有所不同,像南京地区一般用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

吃羊肉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很多地方,在大雪节气前后,最爱进补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22、冬至的习俗

南方冬至吃汤圆、馄饨

除了吃水饺,较为普遍的还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吃赤豆糯米饭是来自民间故事, 相传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 于是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用来趋避疫鬼, 祛病防灾。

北方冬至吃饺子、羊肉

然而在北方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23、小寒的习俗

腊八喝粥——腊八粥,各地不同

“小寒”节气中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北京的腊八粥可以说是为讲究的,掺在白米中的东西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葡萄、白果、青丝、玫瑰、红豆、花生……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晚上就开始洗米、泡果、拨皮、去核,半夜时分开始用微火炖,直到第二天清晨才算熬好了。

在陕北高原,熬粥除了用多种米、豆之外,还得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吃完以后,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而且,腊八这天忌吃菜。如果这天吃菜的话,庄稼地里就会杂草多。

陕西不产或者少产大米的地方,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用各种果品、蔬菜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上全家人一起吃。

甘肃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馓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馓”。

宁夏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作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麦仁饭异香扑鼻,十分可口。

江苏人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腊八粥里要加入茨菰、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如果煮的是咸粥的话,在里面加入青菜和油即可。

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劭《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24、大寒的习俗

尾牙祭

我国南方一些地方的风俗,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 有时甚至连中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可以说,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 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 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时至今日,尾牙祭已经慢慢退出了大寒习俗,但中国福建沿海、 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鸡汤糯米饭

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 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 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 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

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在大寒时节, 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

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二十四节气 123.5ikfc.com/24jieqi/

2024年二十四节气时间表